“智能+绿色”成化工教育重要方向

中化新网讯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代表的新型生产方式,对石油和化工行业提出了新要求,也对石油和化工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适应产业智能化发展需要,培养绿色工程人才,成为未来化工教育的主要方向。这是记者从12月5日在浙江绍兴召开的2019中国化工教育年会上了解到的情况,年会的主题为“面向未来的化工教育:智能 绿色”。

u=3187722674,1117697005&fm=26&gp=0.jpg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会长郝长江表示,当前化工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化工教育总体发展态势越来越好。高等教育继“卓越计划”和“新工科建设”之后,又强调“四个回归”“六卓越一拔尖”;职业教育方面,2019年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突出的位置;职工教育方面,行业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但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化工教育也面临新问题。化工教育事业的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地区之间、院校之间、企业之间的不平衡,教育事业发展相对于社会和产业需求的不充分,构成了化工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尤其是学校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沟通协调,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之间的目标规格,尚缺乏系统性和深度。”郝长江说。

郝长江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面临四大发展瓶颈:一是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二是科技创新差距很大;三是安全、环境、健康问题突出;四是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短缺。这给石油和化工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与会代表认为,适应产业智能化发展需求是石油和化工类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要求之一。据我国化工过程仿真培训和动态流程模拟系统创始人吴重光介绍,应用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是建模和推理,通俗地讲就是把人类的知识建成模型,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学习,并实现逻辑推理。这也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目标。“但当前由于缺乏建模人才,建模无法及时更新。”他说。

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褚健表示,当前流程工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回归智能制造的本质。如果把智能工厂比喻为一部手机,那么智能工厂发展的新需求是工厂可视化、统一信息平台和实现各种应用的app。而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具有化工背景和绿色智能理念的工程人才。

美国康宁反应器公司总裁兼总经理姜毅对流动化学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他认为,化学化工教育需要前瞻性,要将本质安全理念植入化学化工教育;政产学研应高度融合,共建流动化学教育和培训平台。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表示,绿色工程教育应该受到高度重视。高等理工类大学尤其是化学化工类大学,要担当起培养绿色工程高级人才的责任。只有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备绿色工程素养、坚实专业理论基础、卓越工程能力的高级工程人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

中国化工教育年会是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打造的行业教育从业者的年度会议。本次年会有560余名代表参加,同期召开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第五届二次理事会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