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来了!智能教育产业学院成立!
中国教育在线讯 2019年12月6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智能教育产业学院挂牌仪式暨首批学生进驻校外基地启动仪式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召开。
智能教育产业学院挂牌仪式暨首批学生进驻校外基地启动仪式现场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党委书记王建华,教育部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胡钦太,副主任委员陈明选,中央电教馆副馆长韩骏,原教指委主任委员(2006-2010)徐福荫教授,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科长李成军,中国教育报教育信息化版块主编黄蔚,日本教育媒体研究协会会长生田孝至,日本文部省大学改革援助与学位授予机构䆺議役三浦和幸,日本新泻大学副教授大庭昌昭、后藤康志,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书记叶欣,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王炜,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左丹,校长廖伟群,广州创显科教董事长张瑜、副总经理李伟、广东区域总监刘郁芳,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吴开华、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付道明、管理学院院长夏青、教育学院院长周峰、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如旗,产业学院首批学生代表及教师代表近120人参加此次揭牌仪式,会议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副校长黄慕雄主持。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左丹致辞
王左丹代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致辞,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王左丹指出作为一所承担教师培养、培训重要使命的师范大学,学校非常重视智能教育技术对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先后实施了“教师教育智慧系统建设行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 ,积极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创新智能环境下协同育人模式。此次智能教育产业学院成立正是深入推进智能环境下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依托智能教育产业学院建设,学校将进一步与创显科教在教育信息化学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师教育课程、智能教学环境与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与展开深度合作,为社会输送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中央电教馆副馆长韩骏致辞
韩骏代表中央电教馆对智能教育产业学院成立表示祝贺,充分肯定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智能教育产业学院成立的重要意义。希望广东二师以此次产业学院成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环境下校企协同育人,加强校企合作,在智能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下深功夫,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师教育方面的规律与经验,为国家、民族、人民培养更多的智能型人才。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科长李成军致辞
李成军代表广东省高教处对产业学院成立表示祝贺,指出产业学院成立代表广东二师校企协同育人迈出重要的一步。产业学院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对教育信息化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希望产业学院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在固本培基、新师范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探索一条独特的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早日建成省级示范产业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徐福荫致辞
徐福荫发表讲话。强调在智能教育时代,要充分发挥人机互动育才,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启迪教育智慧,更好育人。以智能教育产业学院推动教学科研成果产出,以产业学院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和学科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胡钦太致辞
胡钦太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教学分指导委员会对产业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指出智能教育产业学院充分发挥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优势和广东地区教育信息化产业的行业优势,将企业的人才培养融入到高校的教材开发、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过程中,实现校企之间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打造了一条“实践导向、技术支撑、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发展新路径,为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提供了新方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广东模式。
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瑜致辞
张瑜代表产业学院合作企业致辞,提出创显科教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和高校的深度合作,在与广东二师的合作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今天,智能教育产业学院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创显科教将会在资金、人力、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机会,好好学习,成为新时代优秀人才。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 王建华致辞
王建华代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对产业学院成立表示祝贺,指出一直以来国家非常重视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有助于精准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国家、产业输送优秀的人才。广东是全国产教融合先行区,希望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在打造智能教育产业学院时,积累好的经验、探索新的模式、融合发展新形态,创造出突出成果,为教育改革提供优秀经验和典型案例。
随后,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共同为智能教育产业学院揭牌,并合影留念。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副校长黄慕雄主持会议
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共同为智能教育产业学院揭牌,并合影留念
智能教育产业学院挂牌暨首批学生进驻校外基地仪式顺利召开,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深入探索智能环境下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学习环境资源、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创新,为我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